期間:20070825~20070831

共同閱讀:
#1
Watson, James (2003). Media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ocess.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Ch.4
#2
Anderson, James A. (1996). Communication Theory : Epistemological Foundations. New York : Guilford Press. Ch.3

各自選讀:
待補~

commthe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本
黃靖惠(2003)。〈社會學對媒體閱聽人研究之啟示〉,《中華傳播學刊》,第4期,頁79-108。
 摘要人:鄧小寶

黃靖惠,利用Wolf Wallance提供的社會學的框架,來觀察傳播界閱聽人研究的各種類型,包括了五大學派(結構功能學派、衝突學派、符號互動論、現象學、理性選擇理論)以及三個新興的理論範疇(身體社會學/社會生物學、社會變遷理論、現代/後現代主義理論),並指出各個學派及理論發展的時空脈絡P82。不過她認為後現代理論也討論社會變遷,因此將後現代主義理論,歸進社會變遷理論P83

 

        結構功能學派,強調社會體系的特定功能使之存在具有意義,而過去「傳播效果」的研究,類似結構功能的精神,20世紀初期開始,奠立傳播研究等人便紛紛關注傳媒功能,後人亦前仆後繼加入研究,媒體對聽人的「效果研究」因而被稱為主流的傳播研究P83。相關理論包括說服傳播、議題設定、涵化理論。P84

 

commthe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讀本
張玉佩(2004)。〈閱聽人概念的探索:從網路經驗出發〉,《中華傳播學刊》,5: 37-71。
摘要人:張十七

一、摘要:

    閱聽人概念的任意性

n          「『閱聽人』符號(sign)是一個印記(marker),…是鬥爭的客體而非具有清楚的定義,這個鬥爭隱含著閱聽人得以被研究本身與研究生產位置加以重新組合。」

    閱聽人研究傳統的兩個典範

n          行為典範(效果研究、涵化理論、使用與滿足)

u        閱聽人主要被當成受眾,其個體思維的差異不被重視,主體性遭貶抑。雖然使用與滿足研究打著「主動閱聽人」的招牌從閱聽人的行為出發,但是主動性的根據是社會空間,而社會空間由所屬的階級、種族、性別決定。

u        這是實證主義的應用,將閱聽人行為當成原子化的、抽象的、可觀察的事件所組成的秩序整體,秩序可用普遍命題或一致性的宣稱表示。是為「先驗的閱聽人」(the transcendent empirical audience),用以強調超越時空限制、可進行概推或歷史性稱謂的閱聽人概念。因此是聚集的(aggregate),又是代理的(surrogate-結論可概推)。實例是收視率調查。


commthe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期間:20070818~20070824

共同閱讀:
#1
Watson, James (2003). Media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ocess.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Ch.3
#2
Anderson, James A. (1996). Communication Theory : Epistemological Foundations. New York : Guilford Press. Ch.2

各自選讀:
#1
黃靖惠(2003)。〈社會學對媒體閱聽人研究之啟示〉,《中華傳播學刊》,第4期,頁79-108。-小寶
#2
唐士哲,(2004)。〈網際網路的民族誌學?〉,《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嘉義:南華社教所。-阿律
#3
張玉佩(2004)。〈閱聽人概念的探索:從網路經驗出發〉,《中華傳播學刊》,5: 37-71。時健

commthe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本:

汪琪、沈清松、羅文輝,(2002)。〈華人傳播理論:從頭打造或逐步融合?〉,《新聞學研究》,第70期,頁1-15

摘要人:鄧小寶

關聯索引:理論 > 理論本質 > 理論化 > 在地現象與對話辯證> 華人社會建構理論的限制

摘要

2002年,作者們受到李安、高行健等國際得獎人的刺激,反身學術社群,思考「去西方取經」,應用在華人文化與社會,是否因此就是具有價值?而構築特有文化的理論是否窒礙難行[pp2-3]?論述結構上,作者預設了理論建構的難度,而難度建立在我們對理論本質與華人文化傳統的界定問題[p4]

在理論的本質面上,他們分兩組質疑,(1)定義理論「必須是一串命題或陳述組成的,這些命題可以被驗證,彼此之間有邏輯關係,並且具有解釋力與預測力[p4]」,而理論須有「通則化」做為必要條件,那麼要建立「華人的」就顯得謬誤。(2)若華人理論不可能代表對華人有效,那代表所謂「華人的」概念是怎麼來的,華人建構?社會觀察到的現象?特定的文化資產等等。進一步討論文化是什麼的問題。在華人文化傳統的面向上,則認為中國「數千年來根本沒有帶給我們西方定義下的理論,甚至也沒有帶來適於發展理論的環境與條件」[p6]。不同於西方定義,不代表沒有知識與科學,只是角度不太一樣,像是西方重理論的嚴謹、中國科學卻重視透過直覺與想像整體全面的觀察,西方應用理論控制自然或社會現象,而東方則強調倫理實踐理解對個人與社會生活要如何才算適切[pp6-7]

commthe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本:


陳百齡,(2001)。〈從國科會傳播專題計畫提案看學門發展生態:1966-2000年〉,《新聞學研究》,第67期,頁25-49

摘要人:張十七

    問題意識:從學門危機出發,藉「產出力」(以國科會研究案為指標)的歷史變遷研究學門發展生態。

    學門危機

n          1984年之前,傳播學門附屬於社會學門;1995年傳播學門從社會學門中獨立出來,但至2000年傳播學門又被歸併回社會學門之中。

commthe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期間:20070810~20070817

閱讀材料:

共同閱讀:
#1
Watson, James (2003). Media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ocess.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Ch.2
#2
陳德民等譯,(1999)。《傳播理論》。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Ch.1(原書Littlejohn, Stephen W. [1996]. 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5th ed].. Belmont, Calif. : Wadsworth Pub. )
#3
林麗雲,(2002)。〈依附下的成長?台灣傳播研究典範的更迭興替〉,《中華傳播學刊》,第1期,頁103-137。
#4
Anderson, James A. (1996). Communication Theory : Epistemological Foundations. New York : Guilford Press. Ch.1

各自選讀
#1
游梓翔、夏春祥,(2003)。〈傳播學門的再思考:口傳與大傳的分立史與整合路〉,《中華傳播學刊》,第4期,頁109-144。-阿律
#2
汪琪、沈清松、羅文輝,(2002)。〈華人傳播理論:從頭打造或逐步融合?〉,《新聞學研究》,第70期,頁1-15。-小寶
#3
陳百齡,(2001)。〈從國科會傳播專題計畫提案看學門發展生態:1966-2000年〉,《新聞學研究》,第67期,頁25-49。-17

commthe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